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姚绍龙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战略  运营管理  企业文化 
地点: 广东 广州
签名: 中国首席实战型战略绩效专家!传播***前沿的商业思维,提供一流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。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4562
  • 博客访问:14323263

专家文章

《道德经》中的管理之道 2013-12-02

标签:

 

 

在管理实践中,很多企业都有这样一种困惑:明明是流行的管理工具就是没有用,明明是挖过来的高阶人才也都发挥不了,明明是设计好的制度几乎都无法有效执行,几乎所有的管理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,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头痛医头,中国式管理沦为低能管理的代名词。要解决这个困惑,我们可能要从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寻找答案。

   《道德经》被当做是一切科学技术的本源,是一切事物之“道”,像孙子兵法、三十六计等著作也都来自于
《道德经》,它更是当做物理学、哲学等的鼻祖。在这本书中,老子认为“道”就是天地万物之母,世界一切事物都受它的支配和制约,万物从道起源,又回归于道。道就是一切事物的原理、逻辑、原则和规律,所以,违背“道”就一定会受到惩罚或遭遇失败。
 

道无术不显,术无道难立。《道德经》告诉我们:道与术是相对而言的,再好的道也一定要通过术来发挥作用的,而一切统称为的方法、技巧和手段都来必须自于道,而且万变不离其宗。所以,明晰做事的道理,遵循事物的规律,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与技巧。

   
道,常常以理论的形式体现。因为文化素养的制约,中国人普遍不喜欢理论,普遍都“重术轻道”。在企业里,所有知道六大模块的人都做不好HR管理,因为他不知道六大模块背后包含的管理之“道”;绝大多数企业的战略永远都无法落地,是因为企业自始至终都不明白什么是战略之“道”;中国企业也永远只有产品没有品牌,因为企业根本不懂什么是品牌之“道”;在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,中国企业永远都在缺工,这也因为管理者根本不懂得用人之“道”。培训无效也是因为缺乏对培训之道的理解,管理无效大多是因为缺少对管理之“道”的尊重。


一向以实战培训而著称的我,在不久前的一次面对企业HR高层的《绩效解码》培训过程中,用了近60分钟的时间,试图给大家讲解绩效之“道”是什么,想把遭企业长期误解的绩效概念澄清,把绩效遭遇的问题先理清,把一些错误的带有破坏性的HR常识加以纠正,结果却有两位学员认为是“理论太多”。这让我感到十分悲哀——中国的HR们之所以学了什么BSC360度考核技术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绩效,不就是因为不懂绩效之“道”,不就是因为“重术轻道”而导致的恶果吗?
 

在《道德经》第41章中,老子有过这样的描述: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、大笑之;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曾仕强老师对此的解释是:上等智慧的人听明白了之后,马上就去行动;中等智慧的人听的似懂非懂,只好继续琢磨;下等智慧的人还没听明白就去攻击或者反对。对这类下等智慧的人,老子先生就说:你真是太差了!这个差,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懂管理之“道”,他们追求的就是一种简单的头痛医头的“术”!


    
在管理实践中,管理的原理、思想、机制、政策、文化统称为,而一切管理手段、方法、技巧、工具则为管理之”。当术解决不了问题时,一定是术的来源有问题。而且,术要是掌握在一群无知的人手里,不只发挥不了任何作用,反而还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。就是企业管理无效、效率低下的根源。

    其实,有点管理常识的人都知道:
“术”只能解决具体问题、简单问题,“道”才能解决根本问题、才能让复杂问题简单化;“术”只可以解决当前问题,“道”才能解决未来问题“术”可以解决有形问题,“道”却能解决无形问题。“术”就只能是头痛医头,“道”才能一劳永逸。只关注术的人极易被表象所迷惑,就会让管理陷入治标不治本的泥潭。

    在管理实践中,基层执行岗位只要掌握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就行。但是,一个从事管理规划的优秀的经理人一定会关注“术”背后蕴含的原理和逻辑,也就是管理之“道”,在管理规划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它。否则,你一辈子也就只能是一个在低层厮混的匹夫,你的管理要想提升和突破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推荐
中国首席实战型战略绩效专家!传播***前沿的商业思维,提供一流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。
类别:总裁解读 |   浏览数(9858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